体育外交如何助力“一带一路”
新中国成立至今,体育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周恩来总理曾说过,我们的体育队伍是民间外交队,是中国的第二外交部。20世纪70年代初,“乒乓外交”改善了阻隔多年的中美关系;70年代末,中国奥委会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,使阻断我国体育与国际体育联系的闸门得以打开,坚冰得以融化。
曾经为国家实施重要对外战略作出独特贡献的体育外交应如何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“一带一路”横贯亚欧大陆,跨越中华、印度、穆斯林、西方等多个文明区,文化的差异必然会给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,而体育活动有着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、竞赛规则和运作程序,较少受到国家大小、社会制度、意识形态、文化传统、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,在国际间的交往活动中更容易跨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鸿沟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体育外交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。国际性体育赛事、国际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、体育项目全球推广、体育留学生培养等多种形式都可以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
国际体育赛事是体育外交最常见的一种方式。近年来,我国体育界已经开始尝试打造具有“一带一路”特色的体育赛事。紧密契合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思路的第14届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、旨在打造首个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“用跑步传递友谊,以体育连接世界”的兰州马拉松赛事,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“一带一路”品牌赛事。2016年12月5日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马拉松系列赛首站赛事在深圳开跑,此项系列赛将陆续登陆马来西亚、阿联酋、印度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菲律宾、越南、马尔代夫等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沿线国家。但此类赛事的局限性是与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思想深入融合不够。
向沿线国家推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也是体育外交助力“一带一路”的有效手段。太极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其核心理念是和谐思想,非常适合传播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开放、普惠、均衡、包容的理念。近年来,包括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内的各国朋友对学习太极拳表现出了浓厚兴趣。据国家汉办统计,到2016年,全球78个国家24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了中医、太极拳等中华文化课程,注册学员3.5万人,18.5万人参加相关体验活动,但由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数量众多,太极拳文化传播面临着师资严重短缺问题,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太极拳师资培训,为太极拳文化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。
在助力“一带一路”的体育外交工作中,还有一支队伍的作用不可忽视,那就是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体育院校。我国体育高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在对外交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,目前学校已经与海外8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,其中不乏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高校。未来,我国体育高校完全可以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“一带一路”体育高校联盟,整合资源、扩大交流。
回顾历史,体育外交在我国整体外交工作中起到了提升国家形象、拓宽外交渠道、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。展望未来,体育外交也将在助力“一带一路”中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!
池建
北京体育大学校长
(来源:《国际人才交流》2017年5期)